粗纤维检测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粗纤维检测,粗纤维检测是指对食品、饲料或其他生物样品中不易被消化酶分解的那部分膳食纤维的定量分析,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粗纤维检测是指对食品、饲料或其他生物样品中不易被消化酶分解的那部分膳食纤维的定量分析。这部分主要包括 cellulose(纤维素)、hemicellulose(半纤维素)、lignin(木质素)以及一些抗性淀粉等成分。粗纤维含量的测定对于评价食品和饲料的营养价值,尤其是其对肠道健康、预防便秘、降低血脂等方面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粗纤维含量也是衡量饲料品质和筛选适宜饲料原料的重要指标之一。
检测标准
粗纤维检测标准主要依据《GB/T 5009.10-2016 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测定》这一国家标准进行。该标准适用于谷物、豆类及其制品、果蔬及其制品、肉类及其制品、乳制品等各种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测定。
具体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酸性洗涤法和酶重量法两种:
1. 酸性洗涤法:通过在酸性条件下热水浸提,去除可溶性糖、淀粉等,然后用碱性溶液处理以溶解蛋白质,最后剩余的不溶物质即为粗纤维。
2. 酶重量法:利用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等多种酶对样品进行酶解,将可溶性糖类、果胶、半纤维素等分解,剩余部分主要为纤维素和木质素,烘干后称重计算得到粗纤维含量。
这两种方法可以有效反映出食品中膳食纤维的含量,但需注意的是,由于膳食纤维种类多样,实际检测结果可能因方法不同而有所差异。
检测流程
粗纤维检测流程一般包括样品采集、样品预处理、实验室检测、数据处理和报告出具等步骤,具体如下:
1. 样品采集:首先,由客户或者检测机构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样品采集,样品应具有代表性,通常来自食品、饲料、植物等各种含纤维物质的样品。
2. 样品预处理:采集到的样品需要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包括烘干(常温或恒温)、研磨、过筛等步骤,以确保样品符合检测设备的进样要求,并尽可能减少其他成分对粗纤维测定结果的影响。
3. 实验室检测:
粗纤维检测通常采用酸碱消煮法。先用酸性溶液(如硫酸-乙醇溶液)处理样品,去除可溶性糖类、蛋白质等,剩余不溶物烘干后得到“酸不溶灰分”;再用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钠)处理,去除半纤维素、果胶质等,剩余部分烘干后得到“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两者之差即为木质素。
或者使用近红外光谱分析、全自动纤维分析仪等现代仪器方法进行快速测定。
4.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计算出样品中的粗纤维含量,同时进行空白对照试验以及平行样检测,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报告出具:在所有检测数据处理完毕并确认无误后,检测机构会出具正式的检测报告,报告中包含样品名称、送检单位、检测项目、检测依据、检测结果、结论等内容,并加盖CMA(中国计量认证)、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等相关资质章,确保报告的权威性。
6. 服务反馈:将检测报告提供给客户,解答客户可能存在的疑问,完成整个检测服务流程。
以上流程仅供参考,具体操作可能会因不同的检测机构、样品类型和客户需求而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