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价检测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酸价检测,酸价检测是指对食品、油脂等样品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一种测定方法。酸价是衡量油脂及含油食品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油脂被氧化分解的程度,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酸价检测是指对食品、油脂等样品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一种测定方法。酸价是衡量油脂及含油食品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油脂被氧化分解的程度。在油脂的储存过程中,如果发生氧化酸败,会产生过量的游离脂肪酸,导致酸价升高。较高的酸价不仅影响食品的口感和风味,还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具体检测时,通常是通过化学滴定法来测定样品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以确定其酸价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对于食用油脂而言,国家有明确的酸价限量标准,超过这个标准则意味着油脂的质量存在问题,不宜食用或作为食品原料使用。
检测标准
酸价是食品行业中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主要用来评估食品中脂肪的酸败程度。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酸价检测标准:
1. 在中国,《GB 5009.229-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酸价和过氧化值的测定》规定了食用动植物油脂、含油食品等产品中酸价和过氧化值的测定方法。
2. 在国际上,例如《ISO 660:2009 动植物油脂 - 酸价的测定》也提供了相关测定标准。
酸价的单位通常为mgKOH/g,其限值因食品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对于食用植物油,一级压榨成品油的酸价一般要求不超过0.2;而对于糕点、饼干等含油食品,其酸价也有相应的限量要求。
检测流程
酸价检测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样品采集与接收:
客户将样品送至或委托检测机构进行采样。
样品应具有代表性,且在采集、运输和储存过程中需防止污染和变质。
2. 样品登记与预处理:
收到样品后,检测机构会进行样品登记,记录样品信息如名称、来源、批次等,并对样品进行唯一性标识。
对样品进行预处理,根据酸价检测标准,可能需要对油脂样品进行匀浆、过滤等操作。
3. 检测分析:
使用化学分析方法(如滴定法)或者仪器分析方法测定样品的酸价。酸价是指中和1克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质量(毫克)。
4. 实验操作及数据处理:
按照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严谨的实验操作,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对测试得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和处理,得出样品的酸价数值。
5. 结果审核与报告出具:
检测结果由专业人员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出具正式的检测报告,报告中包含样品信息、检测项目、检测依据、检测结果等内容,并加盖CMA(中国计量认证)、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等相关资质印章。
6. 报告送达与服务反馈:
将检测报告以电子版或纸质版形式送达客户手中,并解答客户关于检测结果的疑问,提供必要的技术咨询服务。
以上就是大致的酸价检测流程,具体操作可能会因不同检测机构的规定和服务内容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