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硫含量测定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铁矿石硫含量测定,铁矿石硫含量测定是指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对铁矿石样本中所含硫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准确测定的过程,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铁矿石硫含量测定是指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对铁矿石样本中所含硫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准确测定的过程。硫在铁矿石中属于有害杂质元素,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钢铁冶炼过程中的炉渣形成、金属收得率以及最终产品的质量。因此,在铁矿石选矿和冶炼前,对其硫含量进行精确测定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一般采用的方法有化学湿法分析、红外吸收法、荧光法等。
检测标准
铁矿石中硫含量的测定主要依据国家标准GB/T 176-2017《金属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硫量的测定》。该标准规定了采用艾氏卡法、燃烧-碘量法、红外吸收法和电导法等对铁矿石及其产品中硫含量进行测定的方法原理、试剂、仪器设备、样品制备、试验步骤、结果计算以及精密度要求等内容。
其中,艾氏卡法适用于硫含量大于0.05%的矿石;燃烧-碘量法适用于硫含量在0.005%~2%范围内的矿石;红外吸收法适用于硫含量在0.01%~5%范围内的矿石;电导法适用于硫含量在0.01%~3%范围内的矿石。
具体测试时应根据实验室条件和样品特性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严格遵循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测定。
检测流程
检测机构对铁矿石硫含量的测定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样品采集与制备:
根据相关标准在矿石采样点进行代表性样品采集,确保样品能反映整个矿石的质量。
收集到的样品需经过破碎、混匀和缩分等预处理过程,制成待测分析样。
2. 样品分解:
采用酸溶法(如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溶解法)或其他适宜方法将矿石样品中的硫元素全部转化为可溶性硫酸盐。
3. 硫含量测定:
常见的方法有容量法(如碘量法)、光度法(如荧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或质谱法(ICP-MS)等。
具体操作根据实验室设备条件及测定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4. 数据处理与报告编写:
对测定得到的数据进行计算,换算成样品中硫的实际含量,并扣除空白值和校正值。
撰写检验报告,内容应包括样品信息、测试方法、结果数据、不确定度分析以及结论等内容,并符合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
5. 质量控制:
在整个测定过程中,通过加入标准物质、平行样等方式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以上流程为一般性的描述,具体操作细节会因实验室条件、所使用的方法和遵循的标准不同而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