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面收缩率检测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断面收缩率检测,断面收缩率检测是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中的一种,主要用来衡量金属材料在塑性变形过程中的塑性和韧性,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断面收缩率检测是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中的一种,主要用来衡量金属材料在塑性变形过程中的塑性和韧性。具体来说,它是通过拉伸试验,在材料试样断裂后,测量其原始截面积与断裂处最小截面积之差,然后计算其相对缩小的程度,即断面收缩率(或称断后收缩率)。
公式表示为:断面收缩率(%) = [(原始截面积 - 断裂处最小截面积) / 原始截面积] × 100%
断面收缩率越大,说明材料的塑性越好,即在受力发生永久形变时不易破裂,适合于进行压力加工和冷弯、冷拉等塑性成形操作。
检测标准
断面收缩率(又称收缩率或横截面收缩率)是金属材料在拉伸试验过程中,试样断裂后,原始截面积与最小截面积之差与原始截面积的比值,它是衡量金属材料塑性性能的重要指标。检测标准通常参考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
在中国,常见的检测标准包括:
1. GB/T 228.1-2010《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中规定了断面收缩率的测定方法和计算公式。
2. 对于特殊用途的金属材料,例如管线钢、压力容器用钢等,可能需要参考更具体的行业标准,如GB/T 8163-2018《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 1591-2018《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等。
在进行断面收缩率的检测时,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取样、制样、试验及结果计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检测流程
断面收缩率检测通常用于金属材料、塑料等样品的力学性能测试,主要衡量材料在拉伸试验后横截面积减小的程度,反映材料塑性变形的能力。以下是大致的检测流程:
1. 样品制备:
根据相关标准选取合适的试样,进行精确切割,保证其尺寸、形状满足试验要求,通常为圆形或矩形横截面的棒状试样。
2. 原始尺寸测量:
使用高精度卡尺、投影仪等设备测量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积。
3. 拉伸试验:
将试样安装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按照规定的加载速率进行拉伸试验,直至试样断裂。
4. 断裂后尺寸测量:
断裂后,使用相同的方法测量试样在断裂处的最大横截面积(可能需要通过显微镜等工具辅助观察和测量)。
5. 计算断面收缩率:
根据公式 `断面收缩率(%) = [(原始横截面积
断裂后最小横截面积) / 原始横截面积] * 100%` 进行计算。
6. 结果评估与报告:
对计算得出的断面收缩率数据进行分析,对比材料标准或设计要求,出具检测报告。
注意:整个过程应遵循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国际标准,确保检测的公正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