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门逸散性试验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阀门逸散性试验,阀门逸散性试验主要指的是对阀门密封性能的一种检测方式,主要是检测阀门在关闭状态下,其内部流体(如气体、液体)是否会发生泄漏,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阀门逸散性试验主要指的是对阀门密封性能的一种检测方式,主要是检测阀门在关闭状态下,其内部流体(如气体、液体)是否会发生泄漏。这种试验通常用于评估阀门的密封可靠性,特别是在化工、石油、天然气等对密封性要求极高的行业,防止因阀门泄漏导致的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
试验方法包括直接观察法、压力降法、肥皂水检漏法、氦质谱检漏法等多种,具体根据阀门的工作介质、压力等级及使用工况来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和标准。
检测标准
阀门逸散性试验主要针对阀门的密封性能,用于检测阀门在关闭状态下是否会发生泄漏。目前,国内外关于阀门逸散性试验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国际标准:ISO 15848系列标准《工业阀门 阀门逸散性试验和分级》。
2. 美国石油学会API 624标准《阀门逸散性测试方法》。
3. 中国国家标准GB/T 34907-2017《阀门壳体抗逸散性试验方法及等级》。
4. API 641标准《石油、化工和气体工业用阀的逸散性测试》。
这些标准规定了阀门逸散性(泄漏)试验的条件、程序、试验设备以及对试验结果的评价等具体要求,确保阀门在实际工况下的密封性能满足使用需求。
检测流程
阀门逸散性试验流程通常会涉及以下几个步骤,但具体流程可能会因不同的试验标准、阀门类型和试验机构而有所差异:
1. 试验前准备:
阀门接收与检查:确认阀门的型号、规格符合要求,外观无明显缺陷,同时记录阀门的基本信息。
清洁处理:对阀门进行必要的清洁处理,确保阀门内部无杂质影响测试结果。
2. 安装与连接:
将阀门安装到专用的逸散性测试设备上,如密闭腔室或泄漏检测系统,并按照相关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密封连接。
3. 预试验操作:
执行阀门的开关操作若干次,模拟实际工况,确保阀门在测试过程中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 逸散性试验:
关闭阀门后,开始进行逸散性测试。测试方法可能包括压力衰减法、质量流量法、氦质谱检漏法等。
监测并记录阀门在一定时间内的气体泄漏量或压力变化值,判断是否满足规定的逸散性限值要求。
5. 数据处理与评估:
根据采集的数据计算阀门的逸散率,对比相应的标准或客户要求进行评估,确定阀门是否通过试验。
6. 出具报告:
对试验过程、结果进行详细记录,编写并出具阀门逸散性试验报告。
以上仅为一般性的流程描述,具体的试验流程需参照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国际标准进行操作。例如,在中国,可参考GB/T 34851《工业阀门 泄漏等级和试验方法》等相关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