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层结合力检测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金属层结合力检测,金属层结合力检测,主要是指对金属材料表面处理后形成的多层结构(如电镀层、涂层、复合镀层、堆焊层等)之间或者金属与非金属材料之间的结合强度进行的测试,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金属层结合力检测,主要是指对金属材料表面处理后形成的多层结构(如电镀层、涂层、复合镀层、堆焊层等)之间或者金属与非金属材料之间的结合强度进行的测试。这种检测是评估材料耐腐蚀性、耐磨性、耐疲劳性以及整体结构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具体检测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1. 拉伸试验:通过在金属层上制备拉伸试样,测试镀层或涂层在受到拉力作用时,其与基材的结合力是否足够抵抗分离。
2. 剥离试验:如十字切割法、胶带剥离法等,通过人工制造分离界面并施加垂直于界面的力,以测量结合力大小。
3. 冲击试验:通过一定能量的冲击来检验镀层或涂层的抗冲击剥离性能。
4. 耐磨耗试验:通过磨损试验机模拟实际工况,观察镀层或涂层在摩擦过程中的脱落情况,间接评价结合力。
5. 热震试验:用于检测在温度变化条件下,金属层与基体的结合状态。
以上各种方法均能从不同角度反映金属层间的结合力,根据实际需求和标准规范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检测标准
金属层结合力检测,通常在电子封装、镀膜、焊接等行业中应用广泛,主要涉及的检测标准有以下几种:
1. 国际标准:例如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虽然它不是一个专门针对金属层结合力的标准,但其中关于过程控制和产品质量检验的规定适用于各类产品的性能测试。对于具体的结合力测试,可以参考ISO 4545-2:2007《金属材料 —— 金属覆盖层 —— 第2部分:拉伸试验方法测定结合强度》等具体标准。
2. 国家标准:在中国,GB/T 31364-2015《金属覆盖层 镀覆层与基体金属结合力的测定 拉伸试验法》是专门用于检测金属镀层与基体金属结合力的标准。
3. 行业标准:例如在电子行业,SJ/T 11363-2006《印制板组件表面贴装元器件引线共面性及焊点剪切强度和推拉力测试方法》等,虽然不是直接针对金属层结合力,但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相关测试。
4. 公司内部标准或客户定制标准:许多企业根据自身产品特性和工艺要求,会制定相应的内部检测标准,或者按照客户需求进行特定的结合力测试。
实际操作中,检测方法通常包括拉伸试验(如剥离试验、剪切试验)、弯曲试验、冲击试验等,通过测量金属层在受力后的破裂或脱落情况,来评价其结合力的优劣。
检测流程
金属层结合力检测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样品准备:
提供待测的金属层结合件,确保其表面无污染、无氧化,并且符合检测标准要求的尺寸和状态。
根据实际产品特性及检测需求选择适当的切割或制样方法,以得到适合测试的试样。
2. 检测方案制定:
检测机构根据国际、国内相关标准(如ISO、ASTM、GB等)以及客户的具体要求,制定详细的检测方案。
3. 结合力测试:
常用的金属层结合力检测方法有拉伸试验、剪切试验、剥离试验、弯曲试验等。例如,对于焊接件,可能会采用撕裂试验或者剪切冲击试验来评价焊缝的结合强度。
执行测试时,通过专业的力学测试设备对样品进行加载,记录并分析在破坏过程中所需的力值和位移数据。
4. 结果分析:
测试完成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评估金属层间的结合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或相关标准。
对于出现失效或破损的样品,可能还需要借助显微镜等工具进行微观结构分析,探究失效原因。
5. 出具报告:
根据测试结果和分析结论,检测机构将出具公正、客观、权威的检测报告,包括但不限于测试方法、测试数据、判定结果等内容。
6. 反馈与改进:
客户收到报告后,可以根据检测结果调整生产工艺或材料选择,优化产品的金属层结合性能。
以上流程为一般性描述,具体操作需按照实际产品特性和检测要求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