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幕墙检测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建筑幕墙检测,建筑幕墙检测是对建筑物外围护结构中的幕墙部分进行的一系列科学、准确的检验与评估活动,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建筑幕墙检测是对建筑物外围护结构中的幕墙部分进行的一系列科学、准确的检验与评估活动。幕墙通常包括玻璃幕墙、金属幕墙、石材幕墙、陶板幕墙等多种形式,是现代高层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广泛采用的一种外墙装饰及围护结构。
建筑幕墙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材料性能检测:对幕墙所使用的玻璃、型材、密封胶、连接件等各类材料进行力学性能、耐候性、防火性等方面的检测。
2. 安装质量检测:包括幕墙结构的安装精度、预埋件的位置和质量、面板间的接缝处理、防水密封性能等。
3. 使用功能检测:如幕墙的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性、平面内变形能力等性能指标的检测。
4. 结构安全性检测:通过无损检测等方式对幕墙结构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估,确保其在各种工况下都能满足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规定。
5. 老旧幕墙改造或既有幕墙的安全评估:对于已使用一段时间的幕墙,需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性能评估,以确保其持续安全使用。
通过这些全面而系统的检测,可以有效保障建筑幕墙的质量安全,延长其使用寿命,防止因幕墙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
检测标准
建筑幕墙检测主要依据以下几项标准:
1. 《建筑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02-2003):该规范详细规定了建筑幕墙的设计、制作、安装、验收及维护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2. 《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GB/T 15227-2019):该标准规定了幕墙的气密性、水密性和抗风压性能的检测方法,包括检测设备、检测条件、检测程序以及结果判定等内容。
3. 《建筑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方法》(GB/T 21086-2007):规定了幕墙在受荷载作用下,面板相对于主体结构的相对位移或转角变化的性能检测方法。
4. 《建筑幕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程》(JGJ 104-2013):用于既有幕墙的安全性鉴定,包括幕墙的结构安全、构造安全、使用功能等方面的检测与评价。
5. 同时还有其他相关产品标准如《铝合金建筑型材》(GB/T 5237)、《玻璃幕墙用钢化玻璃》(GB/T 15763.2)等,这些标准分别对幕墙所使用的材料性能进行了规定。
以上标准需结合实际工程情况和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执行。
检测流程
建筑幕墙检测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委托申请: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等根据工程需要,向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提出幕墙检测的书面委托申请,并提供必要的幕墙设计文件、施工图纸以及相关材料。
2. 合同签订:检测机构与委托方签订检测服务合同,明确检测范围、内容、标准、费用、工期等事项。
3. 现场踏勘:检测机构技术人员赴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幕墙的实际构造、安装情况和环境条件等。
4. 制定方案:根据国家相关规范、标准以及现场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幕墙检测实施方案。
5. 实施检测:按照方案进行幕墙的各项性能测试,如风压变形性能、雨水渗透性能、空气渗透性能、平面内变形性能、耐撞击性能、结构安全性(包括面板、连接件、紧固件、预埋件等)、防火性能等。
6. 出具报告: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形成幕墙检测报告。报告中应详细记录检测过程、结果及评价,对于不合格项需提出整改建议。
7. 反馈结果:将检测报告提交给委托方,同时报送至相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8. 复检验证:针对不合格项目,在施工单位整改后进行复检,确认其已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以上是大致的建筑幕墙检测流程,具体操作可能因不同地区、不同项目有所差异,需按照当地相关法规和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