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裂支撑剂检测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压裂支撑剂检测,压裂支撑剂检测是对用于油气田开发中压裂工艺所使用的支撑剂材料进行的一系列性能测试和质量评估,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压裂支撑剂检测是对用于油气田开发中压裂工艺所使用的支撑剂材料进行的一系列性能测试和质量评估。压裂支撑剂是一种在高压下注入井下裂缝内,起到支撑裂缝、防止裂缝闭合,以提高油气井产量的关键材料,常见的有陶粒支撑剂、石英砂支撑剂等。
检测项目主要包括:
1. 粒径分布:检测支撑剂颗粒的大小及其分布情况,影响其在裂缝中的填充效果和渗透性。
2. 圆度与球度:衡量支撑剂颗粒形状是否规则,对支撑效果及输送过程中的磨蚀性有直接影响。
3. 强度:包括抗压强度、耐冲刷强度等,反映支撑剂在地下高压、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4. 密度:影响支撑剂在裂缝中的体积密度和支撑效率。
5. 孔隙率与渗透率:关系到支撑剂内部孔隙结构和流体通过的能力。
6. 化学稳定性:检测支撑剂在油藏条件下是否会发生化学反应,影响其长期性能。
通过以上各项性能指标的检测,确保压裂支撑剂能满足油气开采过程中所需的工程要求和经济效益。
检测标准
压裂支撑剂的检测标准主要依据《油气田砂石骨料支撑剂》(SY/T 5108-2014)等相关行业标准进行。该标准中对压裂支撑剂的性能指标、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
具体检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项:
1. 外观质量:颗粒形状、表面状况等;
2. 物理性能:粒径分布、密度、吸水率、抗压强度、耐温性等;
3. 化学稳定性:酸碱度、化学成分分析等;
4. 力学性能:压缩破裂强度、磨损指数等;
5. 环境影响评估:如压裂液配伍性等。
每项检测结果都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以确保压裂支撑剂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发挥良好的支撑作用,提高油气井的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
检测流程
压裂支撑剂检测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样品接收与登记:检测机构首先会接收并记录客户送检的压裂支撑剂样品,确认样品的数量、状态以及相关的产品信息。
2. 样品预处理:根据检测标准和样品特性,可能需要对样品进行破碎、混匀、烘干等预处理操作,以便后续检测工作的进行。
3. 性能测试:
物理性能检测:包括粒径分布、密度、强度(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耐磨性、耐温性等。
化学性能检测:如化学成分分析、酸碱度测定、溶出物含量等。
流变性能检测:如导流能力、孔隙度、渗透率等。
4. 数据分析与结果判定:依据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并对照标准要求进行结果判定。
5. 出具报告:根据检测结果编制检测报告,报告中详细列出各项检测指标、测试方法、实验数据及结论,并由授权签字人签发。
6. 报告发放与服务跟踪:将正式的检测报告发送给客户,并对客户的疑问进行解答,必要时提供后期的技术咨询服务。
以上流程可能会因不同的检测项目和服务机构而有所差异,具体应以实际执行的检测方案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