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车辙剂检测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抗车辙剂检测,抗车辙剂检测是对添加在沥青混合料中的一种改性材料——抗车辙剂的性能进行科学、准确、全面的测试与评价,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抗车辙剂检测是对添加在沥青混合料中的一种改性材料——抗车辙剂的性能进行科学、准确、全面的测试与评价。这种材料主要用于改善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以抵抗车辆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永久变形(即车辙)。抗车辙剂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理化性能检测:如软化点、密度、粒径分布等,以评估其基本物理化学性质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2. 混合料性能检测:包括高温稳定性(如动稳定度、车辙因子等)、低温抗裂性能(如弯曲应变、低温拉伸等)、水稳性、抗疲劳性能等。
3. 工程应用效果评价: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铺筑试验,考察掺加抗车辙剂后的沥青混合料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性能表现。
通过以上检测,可以为道路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确保采用抗车辙剂改性后的沥青路面具备良好的耐久性和行车舒适性。
检测标准
抗车辙剂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JC/T 2230-2014《公路工程用抗车辙剂》:这是我国针对公路工程用抗车辙剂产品的行业标准,规定了抗车辙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2. JT/T 681-2007《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该规范中对抗车辙剂的使用及性能指标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高温稳定性(动稳定度)、低温抗裂性(弯曲应变)等。
3. JTGE20-2011《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在该规程中,涉及到抗车辙剂与集料混合后的相关性能测试。
具体的检测项目通常有:
- 动稳定度:模拟车轮荷载对沥青混合料反复碾压下的变形能力。
- 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反映改性后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
- 软化点:衡量抗车辙剂改善沥青高温性能的效果。
- 低温弯曲应变:评价材料在低温条件下的抗裂性能。
以上内容为一般性参考,具体检测项目和标准需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和最新的国家或行业标准执行。
检测流程
抗车辙剂检测流程一般会遵循以下步骤:
1. 样品接收与登记:首先,检测机构接收并核对送检的抗车辙剂样品,记录样品的相关信息如名称、规格、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并进行样品编号。
2. 样品预处理: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可能需要对样品进行破碎、混合均匀等预处理工作,以确保检测结果的代表性。
3. 性能测试:
高温稳定性检测:模拟实际路面高温环境,通过动态剪切流变仪(DSR)或车辙试验机等设备,测试添加抗车辙剂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
其他性能检测:根据抗车辙剂的具体性能指标,可能还需要进行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粘附性、老化性能等相关检测。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检测过程中获取的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和严谨计算,对照相关标准,判断各项性能指标是否达标。
5. 出具检测报告:基于检测结果,由检测工程师撰写详细的检测报告,报告中应包括样品信息、检测依据、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等内容,并对结果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
6. 审核与签发报告:经过内部质量控制体系的严格审核后,由授权签字人签发正式的检测报告。
以上流程仅供参考,具体检测流程可能会因不同检测机构的标准操作程序(SOP)以及适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而略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