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化玻璃检测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钢化玻璃检测,钢化玻璃检测是指对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具有较高机械强度和安全性能的玻璃制品进行的一系列质量与性能测试,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钢化玻璃检测是指对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具有较高机械强度和安全性能的玻璃制品进行的一系列质量与性能测试。这种检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物理性能检测:如抗冲击性、抗压强度、弯曲度、硬度等,以确保其在受到外力撞击或温度变化时能够保持足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破裂伤人。
2. 安全性能检测:主要是碎片状态检测,即当钢化玻璃破碎后,是否形成无尖锐棱角的小颗粒状碎片,符合国家安全标准,降低人身伤害风险。
3. 耐热耐寒性能检测:检查钢化玻璃在极端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看是否会出现因温度剧变而自爆的情况。
4. 光学性能检测:如透光率、反射率等,保证其能满足不同使用环境的需求。
5. 尺寸与外观质量检测:包括厚度、平面度、表面质量(如是否有划痕、气泡、结石等缺陷)等。
通过以上各项严格的质量检测,可以有效评估和保障钢化玻璃的产品质量和使用安全。
检测标准
钢化玻璃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国家强制性标准**:在中国,主要参照《建筑用安全玻璃 第2部分:钢化玻璃》GB 15763.2-2005国家标准进行检测。该标准对钢化玻璃的碎片状态、表面应力、抗冲击性能、霰弹袋冲击性能等均有明确规定。
2. **碎片状态检测**:钢化玻璃破碎后应形成无尖锐边角的小颗粒状碎片,以保证其安全性。
3. **表面应力检测**:钢化玻璃的表面应力一般要求大于等于90MPa。
4. **弯曲度和光学性能检测**:包括平面度、直线度以及透光率等指标。
5. **力学性能检测**:如抗弯强度、抗冲击强度等。
6. **耐热冲击性能检测**:模拟温度急剧变化环境,检测玻璃在冷热交替下的性能稳定性。
7. **耐湿冻性能检测**:测试玻璃在经历多次冻融循环后的性能变化。
在国际上,钢化玻璃产品还需符合欧盟EN 12150标准或其他相应国家和地区的标准要求。同时,对于特殊用途(例如汽车玻璃)的钢化玻璃,还有相应的专门检测标准,如汽车用安全玻璃的GB9656标准等。
检测流程
钢化玻璃检测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 **委托申请**:首先,由钢化玻璃的生产商或使用者向具有相关资质的检测机构提出检测委托申请,并提供待检样品及详细的产品信息。
2. **样品接收与登记**:检测机构收到样品后,会对样品进行编号、记录并妥善保管,确保样品在整个检测过程中的完整性。
3. **外观检查**:对钢化玻璃进行初步的外观质量检查,如尺寸、表面质量(划痕、气泡、杂质等)、边部处理等。
4. **性能测试**:这是核心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强度测试:如抗冲击性能、抗压强度、弯曲强度等。
- 安全性测试:模拟破碎情况下的碎片状态,是否满足安全玻璃的要求,即破碎后呈钝角状且无尖锐边缘。
- 热稳定性测试:检验在温度变化下,玻璃的耐热性能和稳定性。
- 光学性能:如透光率、反射率等。
5. **出具报告**:根据各项测试数据和结果,检测机构将按照相关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出具详细的检测报告,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项目会明确指出。
6. **结果反馈与复检**:如果产品未通过检测,机构会及时反馈给申请人,申请人可针对问题进行改进后申请复检。
以上是一般的钢化玻璃检测流程,具体操作可能会因不同检测机构的规定和服务范围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