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二醛测定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丙二醛测定,丙二醛测定是一项用于评估生物体中脂质过氧化程度的生化检测方法,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丙二醛测定是一项用于评估生物体中脂质过氧化程度的生化检测方法。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是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最终产物之一,它的含量水平可以反映生物体内自由基引发的脂质氧化损伤的程度,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氧化应激、衰老、疾病发生发展等相关研究以及临床疾病的辅助诊断,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
在实际操作中,丙二醛的测定通常采用 thiobarbituric acid (TBA) 法,通过丙二醛与TBA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红色的MDA-TBA加合物,然后通过比色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手段定量分析其含量,以此间接反映机体内的氧化应激状态。
检测标准
丙二醛(MDA)测定的标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硫代巴比妥酸反应法(TBARS法):这是测定丙二醛最常用的方法。原理是丙二醛与硫代巴比妥酸在酸性环境下反应生成红色的丙二醛硫代巴比妥酸缩合物,通过比色法或荧光法测定其吸光度或荧光强度,从而计算出丙二醛含量。
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通过色谱柱对样品进行分离,然后利用紫外检测器或其他检测器测定丙二醛的含量。
3. 毛细管电泳法:利用丙二醛和其他物质在毛细管电泳中的迁移速度差异进行定量分析。
4. 荧光光度法:利用丙二醛本身或者其与特定试剂反应后产生的荧光物质进行定量测定。
我国对于食品、生物样本等中丙二醛的测定,一般参考《GB/T 5009.270-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丙二醛的测定》或相关行业标准和实验室内部方法。在实际操作时,请务必按照具体标准的要求进行。
检测流程
丙二醛测定通常是指由具备相应检测资质的实验室进行的检测服务,其主要流程如下:
1. 样品采集与接收:
根据检测需求,从样品源(如血清、组织匀浆、细胞培养上清液等)中正确采集并保存样品。
将样品送至检测机构,并填写相关样品信息表。
2. 样品预处理:
检测人员在收到样品后,首先确认样品信息无误,然后按照丙二醛测定的标准方法对样品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离心分离、定量取样等。
3. 丙二醛测定:
常见的丙二醛测定方法有比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等。
比如使用比色法时,通常会通过与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生成有色物质,再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值,从而计算出丙二醛的含量。
4. 数据分析与报告出具:
测定完成后,实验室会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包括计算丙二醛的具体浓度、结果判定等。
完成所有实验步骤和数据分析后,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
以上流程为一般性的描述,具体操作可能会根据实验室的设备条件、采用的测定方法以及相关标准有所不同。同时,在整个过程中,实验室应严格遵守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