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粘热轧法非织造布检测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纺粘热轧法非织造布检测,纺粘热轧法非织造布检测是对采用纺粘法制成的,并经过热轧加固的非织造布材料进行一系列性能和质量的测试与评估,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纺粘热轧法非织造布检测是对采用纺粘法制成的,并经过热轧加固的非织造布材料进行一系列性能和质量的测试与评估。这类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物理性能检测:如厚度、单位面积质量(克重)、断裂强力、撕裂强度、顶破强度、耐磨性、尺寸稳定性等。
2. 化学性能检测:如耐酸碱性、色牢度、可萃取物含量、甲醛含量等有害物质检测。
3. 微观结构检测:通过显微镜观察纤维排列、纤网结构等。
4. 过滤性能检测:对于用于过滤材料的纺粘热轧非织造布,还需要对其过滤效率、压差等性能进行检测。
5. 热性能检测:如熔点、热收缩率等。
6. 其他特殊性能检测:根据其应用领域的不同,可能还需要进行透气性、吸湿性、拒水拒油性、阻燃性等方面的检测。
通过这些全面而严格的检测,可以确保纺粘热轧非织造布产品质量稳定,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检测标准
纺粘热轧法非织造布的检测标准主要依据中国国家标准GB/T 24218系列以及相关行业标准。具体的检测项目和标准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
1. **物理性能检测**:如单位面积质量(GB/T 4669)、厚度(GB/T 6503)、断裂强力及伸长率(GB/T 3923.1)、透气性(GB/T 5453)等。
2. **化学性能检测**:如甲醛含量(GB/T 2912.1)、可萃取物(FZ/T 64013)、PH值(GB/T 7573)等。
3. **外观质量检测**:如疵点、色差等,一般参照企业内部标准或供需双方协议。
4. **功能性检测**:对于具有特殊功能的非织造布,如拒水、拒油、抗菌、阻燃等性能,需按照相应的功能检测标准进行,例如GB/T 4745-2012《纺织品 防水性能的检测》、GB/T 14644-2008《纺织品 油脂类污物抗沾湿性的测定》等。
以上仅为参考,具体检测标准应根据产品用途、客户需求以及最新的国家和行业标准来确定。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向专业的质检机构咨询并按照最新有效版本的标准执行检测。
检测流程
纺粘热轧法非织造布检测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样品接收与登记:首先,由检测机构接收并记录样品的基本信息,如送检单位、样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等,并确认样品的完好性。
2. 样品预处理:根据相关标准要求,对样品进行必要的预处理,比如裁剪成符合测试要求的尺寸,或在特定环境条件下进行平衡处理。
3. 性能测试:
物理性能检测:包括厚度测定、重量偏差、断裂强力及伸长率、透气性、拒水性能、耐磨性、过滤效率等。
化学性能检测:例如PH值、甲醛含量、可萃取物含量、重金属含量等有害物质检测。
微生物检测:如需,还可进行微生物负载量、抗菌性能等检测。
4. 数据分析与报告编写: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确保结果准确无误后,按照相关标准格式撰写检测报告。
5. 报告审核与签发:由高级工程师或质量负责人对检测报告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正式签发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
6. 结果反馈:将检测报告发送给送检单位,并就检测结果进行必要的解释和说明。
以上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产品标准和检测方法标准,以确保检测结果公正、科学、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