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抗皱性测试

忠科集团提供的织物抗皱性测试,织物抗皱性测试是指对纺织品在经过一定机械力作用(如揉搓、挤压、折叠等)后,其恢复原状的能力进行科学评价的一种检测方法,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织物抗皱性测试
我们的服务 织物抗皱性测试
织物抗皱性测试是指对纺织品在经过一定机械力作用(如揉搓、挤压、折叠等)后,其恢复原状的能力进行科学评价的一种检测方法。这种测试主要是评估织物在日常穿着和洗涤过程中,抵抗皱褶形成和保持外观平整性能的好坏。测试结果通常以皱痕回复率、折皱回复角等参数表示,用于衡量织物的抗皱等级,对于服装面料的选择、整理工艺的改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检测标准


织物抗皱性测试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ISO 3759:2013《纺织品 - 耐久性试验 - 织物的褶皱恢复性能评估》:该标准主要通过模拟日常穿着和洗涤过程中的折痕形成与恢复情况,评价织物的抗皱性能。
2. AATCC 66《织物折皱回复性的标准测试方法》:由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色家协会(AATCC)制定,主要通过在规定条件下对试样进行折叠、压紧、水洗及干燥后,测定其折痕恢复程度来评估织物的抗皱性能。
3. GB/T 3819-2016《纺织品 抗皱性评定》:这是中国国家标准,采用类似于ISO 3759的方法,通过检测织物在一定压力下的折痕保持程度以及折痕恢复程度,对织物的抗皱性能进行评级。
以上三种标准主要是针对机织物,对于其他类型的纺织品(如针织物),可能需要参考其他特定的标准。同时,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测试标准和要求。

检测流程


织物抗皱性测试通常遵循一系列标准化的流程,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以下是一个基本的测试流程:
1. 样品准备:首先,从待测织物上裁取一定数量和规格的试样,通常需要保证试样的代表性,并记录其原始状态。
2. 预处理:将试样按照相关的国际或行业标准(如ISO 12945-1)进行预处理,这通常包括洗涤、干燥等步骤,模拟织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情况,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张力影响。
3. 皱缩测试:将预处理后的试样放入专业的皱缩测试仪中,模拟日常穿着、洗涤和烘干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皱缩现象,比如使用扭曲法、折叠法等。
4. 恢复处理:皱缩处理后,根据标准规定的方法对织物进行熨烫或者其他方式的恢复处理。
5. 评估与测量:通过视觉评估和物理测量相结合的方式,评价织物的抗皱性能。例如,可以通过计算皱痕的数量、深度、长度,或者采用图像分析系统量化皱褶程度。
6. 报告出具:根据测试数据,出具详细的检测报告,包括但不限于样品信息、测试条件、测试结果以及结论等部分。
请注意,具体的测试方法和流程可能会因应不同的测试标准和客户需求而有所差异。
我们的服务
行业解决方案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为您推荐
氟化钙检测

氟化钙检测

甲磺酸甲酯检测

甲磺酸甲酯检测

碱含量检测

碱含量检测

氧化锌检测

氧化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