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颈髓挫伤模型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鼠颈髓挫伤模型,鼠颈髓挫伤模型是一种实验动物模型,主要用于模拟人类颈部脊髓受到挫伤的情况,以便进行相关疾病的病理机制研究、药物筛选及治疗方案评估等科学研究,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鼠颈髓挫伤模型是一种实验动物模型,主要用于模拟人类颈部脊髓受到挫伤的情况,以便进行相关疾病的病理机制研究、药物筛选及治疗方案评估等科学研究。该模型通常是通过手术方式对实验鼠(如大鼠或小鼠)的颈部脊髓施加一定的外力冲击或压迫,造成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表现出与人类脊髓损伤相似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功能障碍,如运动、感觉功能丧失等。
检测标准
鼠颈髓挫伤模型是研究脊髓损伤病理机制和探索治疗策略的重要实验模型,其制作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操作方法:一般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法或撞击法造成鼠颈髓挫伤模型。例如,将小鼠固定后,通过一定高度的自由落体冲击装置对小鼠颈部进行精确打击,模拟人类急性脊髓损伤。
2. 创伤定位:通常选择C5-6或C6-7颈椎节段作为创伤部位,因为这个区域在大鼠(小鼠)脊髓中对应于人类四肢功能区。
3. 创伤程度判断:模型成功与否的评判标准包括行为学评分(如BBB评分)、组织形态学改变(如HE染色观察神经元变性、炎症细胞浸润等)、生物化学指标变化(如细胞因子、氧化应激指标等)。要求模型动物术后出现明显的运动功能障碍,并且病理切片显示相应区域有明显脊髓损伤表现。
4. 动物选择与分组:实验常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或小鼠),体重一般在200-300g左右。根据不同实验目的,设置相应的对照组和实验组。
请注意,具体操作时需遵循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并确保实验过程尽量减少动物痛苦。
检测流程
对于鼠颈髓挫伤模型的建立,通常涉及到以下几个步骤:
1. 实验动物准备: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通常是成年雄性SD大鼠,并进行适应性饲养。
2. 麻醉:通过腹腔注射或吸入的方式对大鼠进行全身麻醉,如采用戊巴比妥钠进行麻醉。
3. 体位固定:将麻醉后的大鼠固定在脊柱手术台上,颈部皮肤常规消毒,暴露C4-C5颈椎。
4. 模型制作:使用改良Allen's打击器或者New York大学冲击器,在C5-T1水平处给予一定的冲击力,模拟人体颈椎受到外力冲击造成的脊髓挫伤。打击力度和高度需要根据实验目的精确控制,以达到预期的损伤程度。
5. 术后处理:完成打击操作后,立即缝合伤口,术后恢复动物正常体温,进行常规护理并观察记录动物行为及神经功能状态。
6. 评估与验证:在模型制作后的不同时间点(如24h、3d、7d、14d等)通过Basso-Beattie-Bresnahan (BBB)评分系统、Tarlov评分或者电生理检测等方式,评估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验证模型的成功与否。
请注意,以上流程仅为一般性的描述,具体操作需严格遵守实验动物伦理,且应参照相关文献或在专业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