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耐量异常大鼠

忠科集团提供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耐量异常大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耐量异常大鼠是一种常用的糖尿病动物模型,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耐量异常大鼠
我们的服务 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耐量异常大鼠
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耐量异常大鼠是一种常用的糖尿病动物模型。这种模型是通过给予大鼠相对较小剂量的链脲佐菌素注射,模拟人类2型糖尿病的部分病理生理特征,如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糖耐量降低等。在实验中,这些大鼠表现出空腹血糖升高和葡萄糖耐受能力下降,有助于科研人员研究糖尿病的发生机制以及相关药物的疗效评价。

检测标准


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耐量异常大鼠模型是研究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工具。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制备过程:一般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通过腹腔注射小剂量(如30-50mg/kg体重)链脲佐菌素,连续观察数日后,成功造模的大鼠会表现出血糖升高、糖耐量降低等特征。
2. 血糖水平:通常在注射STZ后72小时开始监测血糖,连续几天测定空腹血糖,若空腹血糖持续在7.0mmol/L以上(或11.1mmol/L),则认为模型建立成功。
3. 糖耐量试验:对模型大鼠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注射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值大于11.1mmol/L,并且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糖耐量降低,模型成功。
4. 其他指标:除了血糖和糖耐量的变化外,还可以通过检测胰岛素、C肽等指标,以及观察大鼠体重变化、饮食量、饮水量增多等症状来进一步确认模型的有效性。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操作细节可能因实验设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际情况调整。

检测流程


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耐量异常大鼠模型的建立,主要模拟了人类2型糖尿病的部分病理生理特征,其基本流程如下:
1. 实验动物准备: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雄性SD大鼠,适应性饲养一周。
2. STZ溶液配制:通常采用低浓度(如30-50mg/kg体重)链脲佐菌素溶于冰醋酸中,然后用生理盐水稀释至所需浓度。
3. 注射STZ:将配制好的STZ溶液通过腹腔注射的方式给予大鼠,一次性注射。
4. 血糖监测:注射STZ后72小时开始,连续数天通过尾静脉采血,测定空腹血糖水平。当空腹血糖在7.0-16.7mmol/L之间,并且呈现糖耐量减退时,即可认为模型建立成功。
5. 糖耐量试验:一般在注射STZ后的一周左右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进一步确认大鼠糖耐量是否出现异常。
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具体操作应根据实验室条件和实验设计进行适当调整。同时,整个过程中需严格遵守实验动物伦理规范,确保实验过程的人道性和科学性。
我们的服务
行业解决方案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为您推荐
编织物检测

编织物检测

雨衣检测

雨衣检测

纱布检测

纱布检测

防寒服检测

防寒服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