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耐量异常小鼠

忠科集团提供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耐量异常小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耐量异常小鼠是一种常用的糖尿病动物模型,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耐量异常小鼠
我们的服务 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耐量异常小鼠
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耐量异常小鼠是一种常用的糖尿病动物模型。这种模型是通过给实验小鼠注射适量的链脲佐菌素,该药物能够特异性地损伤胰岛B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或丧失,进而引发血糖升高和糖耐量异常,模拟人类2型糖尿病的部分病理生理特征。这种模型常用于研究糖尿病的发生机制、评价抗糖尿病药物效果以及探索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策略等。

检测标准


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耐量异常小鼠模型,是研究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和药物筛选的重要工具。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给药剂量**:一般采用低剂量(如40-60 mg/kg)链脲佐菌素通过腹腔注射的方式给予正常小鼠。
2. **血糖水平**:注射STZ后72小时或一周内,小鼠空腹血糖水平通常会升高至11.1 mmol/L(200 mg/dL)以上,但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6.7 mmol/L 或 300 mg/dL),呈现糖耐量异常状态。
3. **糖耐量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显示血糖清除率降低,即糖耐量下降,峰值血糖高于对照组。
4. **胰岛β细胞功能**:血清胰岛素水平可能降低或在正常范围内,但对血糖刺激的反应减弱,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
5. 其他生理指标:如体重、饮食量、饮水量等可能会有所变化,与糖尿病病程进展相关。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操作时应根据实验设计和研究目的调整STZ的剂量,并结合血糖监测结果来判断模型建立是否成功。同时,由于小鼠个体差异及实验条件不同,上述数值可能略有差异。

检测流程


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耐量异常小鼠模型的建立,主要模拟了人类2型糖尿病的部分病理生理特征。以下是该模型的基本流程:
1. 动物准备:选择健康的雄性或雌性C57BL/6小鼠,一般选用8-10周龄的小鼠,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分组,并记录初始体重。
2. STZ溶液制备:通常采用低浓度(如40-60 mg/kg)的链脲佐菌素溶于冰醋酸中,然后用生理盐水稀释至所需浓度。
3. 注射STZ:给小鼠进行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溶液。注意,注射前应禁食(如禁食6-12小时),以提高STZ对胰岛β细胞的破坏作用。
4. 血糖监测:注射后第3天开始,连续几天通过尾静脉取血检测血糖水平,观察并记录小鼠血糖变化情况,直至血糖水平稳定在一定范围内(高于正常值但未达到糖尿病水平,即糖耐量异常状态)。
5. 糖耐量试验:在血糖稳定后,可以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来进一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通常给予小鼠一定剂量的葡萄糖溶液,然后分别在0、30、60、90和120分钟取血检测血糖水平。
6. 数据统计分析:对比对照组与模型组小鼠在糖耐量试验中的血糖变化,确认模型的成功构建。
需要注意的是,整个过程应在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确保实验过程符合动物福利原则。同时,不同实验室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以上步骤进行微调,关键在于成功诱导出糖耐量异常的状态。
我们的服务
行业解决方案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为您推荐
编织物检测

编织物检测

雨衣检测

雨衣检测

纱布检测

纱布检测

防寒服检测

防寒服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