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流感病毒PR8-H7N9感染小鼠模型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重组流感病毒PR8-H7N9感染小鼠模型,重组流感病毒PR8-H7N9感染小鼠模型是一种实验室研究模型,主要用于研究H7N9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机理、疫苗效果以及抗病毒药物的研发等,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我们的服务
重组流感病毒PR8-H7N9感染小鼠模型
重组流感病毒PR8-H7N9感染小鼠模型是一种实验室研究模型,主要用于研究H7N9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机理、疫苗效果以及抗病毒药物的研发等。在这个模型中,科研人员将H7N9禽流感病毒的部分基因(如HA和NA)与高致病性但对实验小鼠适应性强的PR8流感病毒进行遗传学操作,构建出一种能够感染小鼠并表现出H7N9禽流感病毒部分或全部特征的重组病毒。通过使用这种模型,科学家可以在相对安全可控的实验条件下,深入探究H7N9病毒感染引发疾病的过程,并为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检测标准
重组流感病毒PR8-H7N9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通常是为了研究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免疫反应以及疫苗和药物效果评估等。其标准步骤大致如下:
1. **构建重组病毒**:首先需要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将H7N9禽流感病毒的HA(血凝素)和NA(神经氨酸酶)基因插入到PR8病毒(一种实验室常用且对小鼠具有高致病性的流感病毒)的相应位点,构建出PR8-H7N9重组病毒。
2. **生物安全性评估**:构建好的重组病毒需经过严格的生物安全性评估,确保其在特定实验条件下使用是安全的。
3. **动物模型建立**:选择适当的实验小鼠(如BALB/c或C57BL/6小鼠),按照一定剂量(通常是根据预实验确定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经鼻腔或腹腔途径接种重组的PR8-H7N9病毒。
4. **观察与检测指标**:接种后定期观察小鼠的生活状态、体重变化、病理变化等,并可通过取血、肺组织等方式,检测病毒载量、细胞因子水平、抗体生成情况以及肺部病理学改变等指标,以评价病毒感染的严重程度及宿主的免疫应答特点。
5. **模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需要通过比较野生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结果来验证,例如观察重组病毒是否能在小鼠体内有效复制并引起类似临床症状,以及其致病机制是否与实际流行病学特征相符等。
请注意,以上操作应在具备相应生物安全等级的实验室中进行,并严格遵守实验动物伦理规定。
检测流程
建立重组流感病毒PR8-H7N9感染小鼠模型的流程大致如下:
1. 构建重组病毒株:
首先,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如反向遗传学技术),将H7N9禽流感病毒的HA和NA基因插入到PR8(H1N1)病毒的质粒中,构建出携带H7N9表面抗原的PR8-H7N9重组病毒。
2. 病毒 Rescue 和扩增:
将构建好的质粒转染到适合流感病毒生长的细胞系(如MDCK细胞)中,进行病毒拯救。随后对拯救出的重组病毒进行纯化和扩增,以获得足够数量和活性的PR8-H7N9重组病毒。
3. 小鼠模型建立:
选择特定品系的小鼠(如BALB/c小鼠),根据实验需求进行适应性饲养。然后,通过鼻腔滴注等方式,将一定剂量的PR8-H7N9重组病毒感染小鼠。
4. 疾病表型观察与评估:
感染后定期观察小鼠的生活状态、体重变化、体温等临床症状,并在预设时间点取血、肺组织等样本,通过生化、病理、免疫组化等多种方法检测病毒载量、炎症反应指标以及肺部病理改变等,评估小鼠模型的建立情况及疾病进展。
5. 数据收集与分析:
收集上述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PR8-H7N9重组病毒在小鼠体内的致病机制,评价疫苗或药物的效果等。
以上是一个大概的流程概述,实际操作需严格遵循生物安全规定,在符合伦理要求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