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噬细胞特异性PD-L1敲除小鼠模型

忠科集团提供的巨噬细胞特异性PD-L1敲除小鼠模型,巨噬细胞特异性PD-L1敲除小鼠模型是一种实验生物学模型,具体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手段,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巨噬细胞特异性PD-L1敲除小鼠模型
我们的服务 巨噬细胞特异性PD-L1敲除小鼠模型
巨噬细胞特异性PD-L1敲除小鼠模型是一种实验生物学模型,具体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手段,在小鼠体内实现仅在巨噬细胞这一特定细胞类型中特异性地敲除(失活)PD-L1基因的小鼠模型。
PD-L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程序性死亡配体1)是免疫检查点分子之一,在多种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包括巨噬细胞上表达,它可以与T细胞上的PD-1结合,抑制T细胞的活性,从而影响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通过构建巨噬细胞特异性PD-L1敲除小鼠模型,研究者可以深入探究PD-L1在巨噬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中的具体功能及其在疾病(如肿瘤、自身免疫病等)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相关疾病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检测标准


巨噬细胞特异性PD-L1敲除小鼠模型的构建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基因敲除靶点精确**:该模型应确保仅在巨噬细胞中特异性地敲除PD-L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基因,而不影响其他组织或细胞类型的PD-L1表达。
2. **敲除效率高**:通过PCR、免疫组化、Western Blot等分子生物学技术验证,确认巨噬细胞中的PD-L1基因已成功敲除,且敲除效率达到预期研究要求。
3. **表型稳定遗传**:构建的模型应具有稳定的遗传特性,即PD-L1基因的敲除状态能够在子代小鼠中稳定遗传。
4. **生理功能正常**:除了目标基因的改变,巨噬细胞和整体小鼠的其他生理功能需保持相对正常,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5. **表型验证**:通过一系列生物学实验,如肿瘤生长、免疫反应等功能实验,验证PD-L1敲除后巨噬细胞的功能变化,与理论预期相符。
6. **符合伦理规范**:在整个模型构建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实验动物伦理规定,保证实验过程的科学性和人道性。

检测流程


构建巨噬细胞特异性PD-L1敲除小鼠模型的流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设计靶向PD-L1基因的Cre重组酶系统:首先,需要在PD-L1基因(官方名称为Cd274)的启动子或编码序列中选择合适的位点插入LoxP序列。LoxP是Cre/LoxP重组酶系统中的识别序列,当与Cre重组酶相遇时,会在该位点实现DNA序列的切除。
2. 巨噬细胞特异性Cre表达小鼠构建:利用组织特异性启动子如LysM启动子驱动Cre表达,构建巨噬细胞特异性表达Cre重组酶的小鼠模型,即LysM-Cre小鼠。
3. 杂交获得巨噬细胞特异性PD-L1敲除小鼠:将上述含有LoxP位点的PD-L1基因修饰小鼠与LysM-Cre小鼠进行杂交,使得Cre重组酶仅在巨噬细胞中表达,并在此类细胞中特异性地敲除PD-L1基因。
4. 验证PD-L1基因敲除效果:通过PCR、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或者免疫组化等实验方法,从分子和细胞水平上验证PD-L1在巨噬细胞上的表达是否成功被敲除。
5. 功能验证:进一步对这些巨噬细胞特异性PD-L1敲除小鼠进行免疫功能相关的表型分析,比如肿瘤生长抑制能力、炎症反应等方面,以验证PD-L1敲除对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以上是一个理论上的基本流程,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要严格遵循动物实验伦理,确保实验过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我们的服务
行业解决方案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为您推荐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

主动脉弓缩窄术诱导小鼠肥厚型心肌病模型

主动脉弓缩窄术诱导小鼠肥厚型心肌病模型

HCL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

HCL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

炎症诱导小鼠肠癌模型

炎症诱导小鼠肠癌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