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Z诱导糖尿病ICR小鼠模型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STZ诱导糖尿病ICR小鼠模型,STZ诱导糖尿病ICR小鼠模型是一种常用的糖尿病动物模型,其中STZ代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而ICR小鼠则是实验常用的一种近交系小鼠,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STZ诱导糖尿病ICR小鼠模型是一种常用的糖尿病动物模型,其中STZ代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而ICR小鼠则是实验常用的一种近交系小鼠。
该模型的建立过程主要是通过一次性或多次给予小鼠适量的链脲佐菌素溶液进行腹腔注射。STZ是一种能够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甚至停止的药物。因此,经STZ处理后的ICR小鼠会出现高血糖症状,进而模拟人类1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变化,为糖尿病病因探索、发病机制研究以及相关药物的研发提供实验平台。
检测标准
STZ(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ICR小鼠模型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研究的动物模型。其制作步骤和判断标准大致如下:
1. 实验动物:一般选择6-8周龄、体重相近的雄性或雌性ICR小鼠。
2. STZ溶液制备:将链脲佐菌素用冷无菌生理盐水溶解,通常浓度为100-200mg/kg,具体浓度根据实验需求调整。
3. STZ注射:通过腹腔注射的方式给予小鼠一次性给予STZ溶液。
4. 血糖监测:注射STZ后第3天开始,连续几天,每天测定小鼠空腹血糖水平。通常采用尾尖采血,使用血糖仪进行测定。
5. 模型建立标准:连续2-3天,若小鼠空腹血糖水平持续高于16.7mmol/L(或300mg/dL),则认为糖尿病模型成功建立。
请注意,以上操作需在有资质的实验动物机构中,在严格遵守动物伦理和实验规范的前提下进行。同时,不同实验室可能根据自身实验条件和要求对上述步骤有所微调。
检测流程
构建STZ(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ICR小鼠模型的基本流程如下:
1. 实验动物准备:
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ICR小鼠,一般选择成年雄性小鼠。
2. STZ溶液制备:
根据实验需求,将STZ溶解在特定浓度(如0.1 mol/L,pH 4.5)的冰醋酸溶液中,配置成所需浓度的工作液。
3. 模型诱导:
小鼠禁食过夜(约16小时),次日清晨腹腔注射STZ溶液,一般剂量为150-200 mg/kg。
注射后立即给小鼠补充葡萄糖水或普通饮水,以防止低血糖休克。
4. 血糖监测:
注射STZ后第3天开始,连续几天通过尾静脉采血测定小鼠空腹血糖水平。
当小鼠空腹血糖连续2天超过16.7 mmol/L时,可认为糖尿病模型建立成功。
5. 模型稳定与观察:
成模后的小鼠需持续观察其体征变化,包括饮食、活动、体重等,并定期检测血糖和尿糖水平,确保模型稳定。
以上步骤是常规的STZ诱导糖尿病ICR小鼠模型的建立流程,具体操作可能因实验室条件和个人实验设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同时,在进行此类实验时,务必遵守动物伦理规定,按照实验动物福利要求开展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