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1976.4-2012 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 第4部分:逃生滑道

公司简介
忠科集团提供的GB 21976.4-2012 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 第4部分:逃生滑道,在建筑物内部进行疏散时,用于帮助被困人员沿着专门设计的线路迅速到达安全出口的安全设施,报告具有CMA,CNAS检测资质。
在建筑物内部进行疏散时,用于帮助被困人员沿着专门设计的线路迅速到达安全出口的安全设施。逃生滑道通常由木板、塑料或其他轻便材料制成,并且路径清晰、标志明显,方便人们识别和引导方向。
逃生滑道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救援效率,减少人员伤亡,保护被困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它可以在地震、火警等紧急情况下快速移动,为疏散人员提供最佳路径。此外,逃生滑道也可以作为一种宣传工具,通过教育和训练提高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
GB 21976.4-2012 是中国第一部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标准,旨在规范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消防设施建设和管理,确保公众能够安全、有效地使用逃生避难器材。同时,也规定了相关技术要求,以保证逃生滑道的质量和稳定性。
GB 21976.4-2012 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 第4部分:逃生滑道项目
GB 21976.4-2012 "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第四部分,是指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疏散的设施和设备。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逃生滑道项目:
1. 疏散坡道:这种设计适用于较小的建筑物,可以沿着建筑物内部水平方向设置坡道。坡道上设置有明显的警告标志,以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2. 防火门/疏散通道:这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逃生避难方式。通过防火门或疏散通道,人们可以在发生火灾时迅速跳入消防喷水系统或者电梯中。
3. 救生绳索:这是一种轻便且稳固的逃生工具,主要用于防止身体被火焰烫伤,同时也可以作为引导员工逃生的重要辅助工具。
4. 跳楼板:这是另一种常见的逃生方式,通常使用弹性良好的建筑材料制作而成。
5. 地下通道:如隧道、涵洞等,是专门用于乘客疏散的设施。在地下通道出口处安装有紧急出口指示灯,供游客指引逃生路径。
这些逃生滑道的设计和操作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指导,并且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GB 21976.4-2012 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 第4部分:逃生滑道流程
逃生滑道是建筑火灾中的重要设施,它是一种可以在建筑物内迅速引导人员安全疏散的通道。以下是逃生滑道流程:
一、启动设备
进入消防通道前,首先需要确认是否已启动相关的设备。
二、设置位置
将逃生滑道放置在防火墙两侧或者出口处,避免直接靠近火源。
三、铺设防护材料
确保逃生滑道四周无易燃物,用泡沫等软质材料填充其下方,起到缓冲作用。
四、安全站立
设立明显的标记,标明路线和编号,并尽可能保证在行走时的安全距离。
五、拨动按钮
当到达指定地点后,按照提示操作拨动逃生滑道的开关。
六、快速疏散
通过逃生滑道上的固定扶手和平滑地面,逐步移动至楼梯口或者室外的安全地带。
七、继续前行
如果在逃生过程中遇到阻碍,比如阻挡物等,应当立即停止并寻求其他人的帮助。
以上就是在GB 21976.4-20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关于建筑设计与施工注意事项的一些建议,具体使用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健明迪检测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在GB 21976.4-2012 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 第4部分:逃生滑道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可出具CMA资质,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健明迪检测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以客户为中心,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为客户提供检测、分析、还原等一站式服务,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
GB 21976.4-2012    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  第4部分:逃生滑道
行业解决方案
我们的服务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为您推荐
GB 21976.5-2012    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  第5部分:应急逃生器

GB 21976.5-2012 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 第5部分:应急逃生器

GB 15982-201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 15982-201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 16361-2012    临床核医学的患者防护与质量控制规范

GB 16361-2012 临床核医学的患者防护与质量控制规范

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