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1976.7-2012 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 第7部分: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
来源:忠科集团
公司简介
忠科集团提供的GB 21976.7-2012 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 第7部分: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GB21976.7-2012《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第7部分: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是针对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人员易被烟雾窒息的实际情况而设计的一种自救设备,报告具有CMA,CNAS检测资质。
GB 21976.7-2012 《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 第7部分: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是针对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人员易被烟雾窒息的实际情况而设计的一种自救设备。该产品能够有效地降低被困人员的吸入有毒有害气体的危险程度,保护人体呼吸道和呼吸系统的健康。
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特殊材质制成的滤材将烟气过滤掉,使进入人体的空气更加纯净、安全,从而达到提高救援效率的目的。
该产品通常由过滤材料、吸管等组成,同时具有额定工作压力、供氧量等功能。当发生火灾时,用户可以通过开启滤材内部的导流阀,将过滤后的空气排出体外,或者使用吸管吸入口中燃烧的烟雾,防止吸入有害气体,从而保持呼吸通畅。
总的来说,GB 21976.7-2012 《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 第7部分: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逃生工具,对于确保人员的安全、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GB 21976.7-2012 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 第7部分: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项目
GB 21976.7-2012 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 第7部分: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项目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备简介:
1. 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这是一种专为人员在火灾发生时提供呼吸支持的消防设施。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安装在消防员面部和鼻子上方的过滤层,阻止空气进入脸部或鼻孔。
2. 呼吸器座面:呼吸器座面包括前鼻塞、后鼻塞等,以及气囊内的呼出气体罐。
3. 排放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收集氧气排出体外,减少因缺氧导致的身体不适。
二、设计特点:
1. 设计紧凑型: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携带。
2. 低噪音:具有良好的低噪音性能,不会发出大声噪音影响他人。
3. 高安全性:配备有高效的过滤元件,可以有效阻挡有害物质进入人体。
4. 舒适度好:采用可调节呼吸阀,可以调整室内温度,减轻热伤风险。
三、适用范围:
此产品适用于各类建筑及场所,适合在火灾情况下进行疏散和自救。尤其是在火势大且人员密集的情况下,更是必不可少的。
四、安全提示:
1. 使用前,请确保佩戴口罩,防止吸入有毒烟雾。
2. 确保呼吸器座面平整,不能有任何坑洼或凹陷。
3. 在使用过程中请保持与物品的距离,避免被其他物品挤压伤害。
4. 操作期间尽量避免靠近易燃易爆物品,以防引发事故。
五、注意事项:
1. 不要在高温环境中使用呼吸器。
2. 对于易燃材料如木材、塑料等,应在使用前彻底清洁,以降低燃烧的可能性。
3. 在使用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寻求专业救援。
以上是GB 21976.7-2012 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 第7部分: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项目的简单介绍,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此类产品。
GB 21976.7-2012 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 第7部分: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流程
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是一种由生物过滤系统和手动控制器组成的消防自救设备。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一种简单的、安全的、有效的应急出口。以下是如何使用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进行操作的基本步骤:
1. 连接自动控制器:将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连接到消防栓或其他紧急出口。
2. 打开电源:在设备上按下按钮,设备开始启动,并释放压力。
3. 按下自卫开关:当呼吸器呼出新鲜空气时,按下按钮,此时自动控制器会开始降低压力并释放气囊。
4. 避免吸入有毒烟雾:一旦呼吸器放出了新鲜空气,应当立即退出呼吸器。
5. 紧急撤离:如果呼吸器无法完全呼出新鲜空气,应迅速找到最近的安全出口,如楼梯或墙壁,然后离开现场。
注意事项:
- 水分也会影响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的工作效果。
- 如果设备损坏或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火势扩大,造成人身伤害。
- 请始终按照制造商或救援机构的指示正确使用和维护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
健明迪检测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在GB 21976.7-2012 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 第7部分: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可出具CMA资质,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健明迪检测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以客户为中心,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为客户提供检测、分析、还原等一站式服务,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